26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用自己的青春陪伴3000多名学子走过大学的青葱岁月,曾经他是70后学生口中的孙大哥,而今他满头白发,已是90后学生眼中的孙爸爸。今年,他即将告别奉献了一生的辅导员事业。
11月27日下午,一场名为“一生的事业,为青春导航”的辅导员主题沙龙活动在我校科技馆报告厅举行,沙龙活动的主角是我校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孙小平。孙小平从1987年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入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0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坚守了26年,为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操劳着,奔走着,把无限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倾注到每一位同学身上。今年,他要退休了,学校和学院为他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一场主题沙龙活动;他的学生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向他们最尊敬的孙老师说上一句“孙老师,谢谢你”。
当天,校党委副书记金一斌,学工部、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孙小平的爱人、学生,各学院辅导员、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爱“唠叨”的“可怕”辅导员,他的爱很饱满
“年近六旬的孙老师,家住杭州市区,距工作地点1个多小时的车程,却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在我们心中,他是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长者,语言极其严厉,内心却充满关爱。”学生吕耀来在台上念起他代表同学们在全国优秀辅导员推荐表中为孙小平写的话。不止吕耀来,每个孙小平的学生都“抱怨”,他是个爱“唠叨”的人,却都在离开大学后的岁月里,常常怀念他的“�嗦”和“唠叨”。 “其实,被管着唠叨着,是种幸福”,吕耀来说,“只有最亲的人才会不厌其烦地叨叨我们,孙老师把我们都当成他的孩子,我们能感受到。”
就像父亲对孩子,孙小平的学生都不会忘记,清晨在睡梦中听到他的声音,是件多可怕的事。很多没能来到现场的学生,纷纷通过视频,表达了他们的“抗议”,但他们也说,那是大学四年最美的记忆。无论酷暑与严寒,每天早晨,孙小平总是乘坐最早一趟班车到校,直奔学生公寓,督促睡懒觉的学生按时起床上课、检查寝室卫生。孙小平笑称这是他的“晨间活动”。他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活成功的一半,他不能让学生们因为放松自己而错过了最好的学习年华。
也正因如此,孙小平的“高徒”特别多,有搜狐、百度、阿里巴巴、网易等知名IT企业的网络精英,也有上市公司的老总和各行各业的骨干,当谈及大学里印象最深的人,他们都毫无例外地提到孙小平。
他是老师,更是学生的心灵导师
孙卓谦现在是计算机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孙小平带的最后一届学生,他说,至今他仍记得,那个下午,孙小平陪着他一起修办公室里的打印机,那是他第一次帮老师修昂贵的设备,难免有些畏手畏脚,但孙小平一直在他身边,给他打气鼓劲。“孙老师总能看懂我们心中的秘密,他知道其实我骨子里是个不太自信的人,就总鼓励我。”这个从山东邹城走出来的小镇男孩现在是计算机学院的自强之星,今年他申请退掉了国家一档助学金,他说:“我有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自给自足。”台下,孙小平带头鼓起了掌,而孙卓谦的脸上是自信的微笑。
“我要谢谢孙老师,当初没有让我当班长。”已经是一家跨国IT企业杭州分公司资深总监的祝丽蓉,还是忍不住在台上流泪了。当年她在同学中颇有号召力,可是她这名票选的班长,却被孙小平否决了。“孙老师说我太过莽撞,应该再沉淀沉淀。我当时很不明白,现在回想起来,拒绝恰恰是对我的爱。”在她之后的事业发展中,孙小平当年拉住她往前冲的手,总给她安稳的力量。
孙小平对他的学生来说,更像是他们的心灵导师,已经是我校ACM程序设计竞赛“金牌教练”的刘春英,以前也是孙小平的学生,现在则是他的同事。相处的二十多年,他们亦师亦友,刘春英说:“孙老师是个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人,因为投入,所以他能走进每个学生的心里。”
辅导员工作很幸福
“孙老师,我们爱你;孙老师,我们舍不得你。”当台下300多名学生齐声喊出这句话时,孙小平的眼眶湿润了,他深深地给学生鞠了一个躬。“辅导员的工作其实很幸福”,孙小平说,“孩子们毕业,印象最深的,肯定是辅导员。同学聚会,其他老师可以不到,辅导员一定要到。这是其他岗位得不到的快乐。”
孙小平的手上紧紧握着一叠厚厚的卡片,这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学生为他准备的。而这样的贺卡明信片,他家里还有上千张,每张都被他精心地收藏着。
2010年,孙小平的学生们“密谋”要办一次特殊的聚会,他们想把受过孙小平“特殊”关心、照顾的各届学生聚到一起,共同为孙小平庆祝生日。没想到号召一发出,响应者无数,有太多的人抱着感恩的心想参加这个聚会。无奈,“组委会”只能通过pk的方式让大家提交“参会理由”,最终确定“入围名单”来完成这次极富意义的聚会。
“教师最大的快乐是桃李满天下,我不能传授给学生们知识,但我和他们朝夕相处,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兄长,甚至亲人,他们愿意和你谈谈心,愿意偶尔打几个电话回来,分享他们生活中的欢乐和烦恼,这种幸福是其他职业所体会不到的。”
他的坚定、执着和大爱,感染着身边所有的人
沙龙上,孙小平的同事们,也纷纷走上台,讲述他们眼中的孙老师。曾在计算机学院担任过辅导员、和孙小平共事多年的王伟臻说:“孙老师对学生来说是老师,对我们这些年轻辅导员来说则是事业和人生的指导者,从孙老师身上,我们学到的不仅是做事的方式,更是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计算机学院马化龙说:“辅导员的工作其实很琐碎,26年做同一件事情,孙老师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的坚持,更是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金一斌也说起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年前他和学校部分老师去广东、深圳出差,遇到很多计算机学院毕业的校友,几乎每个人都会关切地询问孙小平的近况,这让他有些意外又惊喜万分。金一斌说:“26年干着同一个工作,仍甘之如饴,孙老师的执着和坚持让每个人都会心生敬佩,而更让人敬佩的是,他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用无私的大爱关怀、教育每一个学生。他是我们这所大学里的珍贵财富。”(校新闻中心)

孙小平与同事、学生分享从事辅导员工作26年的感受和体会

参加沙龙的领导、同事等与孙小平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