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校学生工作专题培训内容之一,5月9日上午,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应邀来校,作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金一斌主持报告会,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学生线各处室成员,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负责人,马克思学院相关教师,全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以及浙江传媒学院部分辅导员骨干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徐艳国从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思政课程教育的主渠道建设和日常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建设。同时,精细化每一个小块布局,思政课教育要形成“方案、教材、教师、教研、教法”五位一体的布局,日常思政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做好布局。
徐艳国指出,基于每一个岗位、层面和学校的要求差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内涵有所不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工作基本条件保障”、“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精品工程。他指出,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培养协同创新意识和马克思理论自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结构优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活动型向成果型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德育内需,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信息化和一体化建设。
会上,学生处还邀请了4位教师进行微课授课示范,以提升辅导员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